物理防曬到底ˋ該選二氧化鈦 vs 氧化鋅?

外出塗抹防曬乳是實現抗老的最佳方式之一,然而,市面上的防曬產品成分複雜,其中有些不僅可能對您的皮膚有害,甚至對海洋生物也造成威脅。近年來,消費者對「天然、安全與環保」的訴求日益增高,使得物理性防曬(Mineral Sunscreen)成為市場主流。


物理性防曬主要依賴兩種關鍵礦物成分:二氧化鈦 (Titanium Dioxide) 和 氧化鋅 (Zinc Oxide)。這兩種成分是唯一經官方認可的物理性防曬成分。作為精明的消費者,了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、防護力、膚感表現以及對環境的影響,是選擇最適合產品的關鍵。


一、物理防曬原理概述:作用機轉差異

物理性防曬劑的原理是透過反射、散射等物理方式,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層,從而阻擋紫外線。這與化學性防曬(如氧苯酮 Oxybenzone 或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Octinoxate 等需要被皮膚吸收才能轉化紫外光的成分)的機制完全不同。

成分

作用機轉

人體安全評級

海洋友善評級

二氧化鈦 (Titanium Dioxide)

反射、散射、吸收 UVA/UVB

★★★★★

★★★★★

氧化鋅 (Zinc Oxide)

反射、散射

★★★★★

★★ (仍有疑慮)

 

 

二、成分作用與防曬力:UVA/UVB 防護範圍解析

防曬效果的關鍵在於其折射率、遮蔽波段以及對照的 SPF 與 PA 數值。


1. 二氧化鈦 (Titanium Dioxide) 的優勢

二氧化鈦在吸收 UVA 和 UVB 射線方面非常有效。在 UV 防護力上,二氧化鈦在 UVB(曬傷波段)的防護表現上較為突出。
• 優勢: 二氧化鈦不會滲透或損害皮膚,事實上,它不會進入表皮,使其成為當今最安全的防曬成分之一。


2. 氧化鋅 (Zinc Oxide) 的的優勢

氧化鋅涵蓋更完整的 UVA 與 UVB 防護,它具有光穩定性,在光照下不會產生自由基,同時可抵抗 UVA 與 UVB。
• 優勢: 氧化鋅不會滲透進入皮膚,並且具有收斂效果,常在嬰兒屁屁霜中應用,因此對人體安全性極高。
 

許多市面上的複方產品會同時並用這兩種成分,以提升總體的防護效果,確保達到廣譜保護,但純氧化鋅作為優先選項的趨勢正逐漸明顯。

 

 

三、膚感與外觀表現:告別厚重與泛白

傳統上,物理性防曬最常被詬病的就是泛白感。泛白感主要與成分的分子特性和濃度有關。


1. 氧化鋅:

 相較之下,氧化鋅較不易產生泛白感。


2. 二氧化鈦: 

在高濃度應用下,二氧化鈦容易導致明顯的泛白。


然而,消費者對於防曬美妝化和輕盈不泛白的需求正在提升。用戶積極搜尋「透明型二氧化鈦」、「輕盈防曬」和「防曬不泛白」等關鍵字,同時也期待防曬品能具備「潤色防曬」或「防曬修飾素顏」的效果。

 

 

四、膚質適配與敏感族群:兒童與孕婦的安心選擇


在人體安全方面,氧化鋅與二氧化鈦均被評為最高的五顆星(★★★★★)。這兩種成分極少引起皮膚過敏反應,特別適合敏感肌、孕婦與兒童。


• 敏感肌與修護力: 

氧化鋅對敏感肌、兒童安全及舒緩肌膚具有加分作用。氧化鋅在舒緩、抗發炎方面有助益。


• 家庭與族群分眾: 

年輕消費者可能更關注「日常預防老化」,而家庭族群則主要聚焦於「兒童安全防曬」與「敏弱膚質」的適用性。


• 人體吸收疑慮:

 相較於許多化學性防曬劑容易被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,二氧化鈦和氧化鋅不易滲透入皮膚,安全性極高。

 

 

五、安全與環保考量:海洋友善的選擇標準

消費者對於「海洋友善防曬」和「二氧化鈦」的關注度顯著提升,這反映了對成分來源與環境影響的高度重視。對海洋友善的防曬乳,意味著產品不含可能傷害珊瑚礁的成分。


• 二氧化鈦 (Titanium Dioxide): 

在海洋友善方面是無爭議的成分之一(★★★★★)。如果你打算前往國際海洋聖地,使用二氧化鈦防曬乳通常不會受罰。


• 氧化鋅 (Zinc Oxide):

 儘管氧化鋅與二氧化鈦並列為物理性防曬,但現今的研究已多次顯示出氧化鋅對珊瑚的潛在危害性,可能比氧苯酮 (Oxybenzone) 更大。因此,氧化鋅的海洋安全仍存有疑慮(★★)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帛琉等國家在管制上極為嚴格,只允許使用礦物型防曬劑,並禁用包括氧苯酮、甲氧基肉桂酸辛酯、奧克立林等在內的數十種危害人體與生態的化學成分

 

 

六、選購指引與使用注意事項

在眾多防曬產品中做出選擇,關鍵在於充分了解成分,並挑選最安全的防曬乳。
 

1. 標示判讀: 

務必確認標籤上是否明確標示為「物理性防曬」,並檢查成分是否僅包含二氧化鈦或氧化鋅。
 

2. 族群導向:

 若您屬於敏感肌、孕婦或正在為嬰兒選購,應優先考慮二氧化鈦防曬和氧化鋅防曬這類低敏成分。
 

3. 環境標準:

 如果您的使用場景涉及海洋活動,二氧化鈦防曬乳是目前公認最安全的選擇。同時,盡量選擇標明為「非奈米」的產品。
 

4. 複合應用邏輯:

 市售產品通常會將二氧化鈦和氧化鋅複合搭配,以提供更全面的 UVA/UVB 保護,同時平衡質地。在選購高 SPF 產品時,應注意其成分濃度與泛白程度的權衡。
 

5. 卸妝與用量: 

雖然物理性防曬不易被皮膚吸收,但由於其附著在表皮,仍需使用溫和卸妝產品徹底清潔,避免長尾痛點如「二氧化鈦防曬會堵塞毛孔嗎」的疑慮

 

 

七、常見 Q&A 與迷思破解

Q1:物理防曬一定會厚重、泛白嗎?

不一定。雖然傳統配方確實較厚重,但隨著技術進步,消費者對「輕盈不泛白」的需求驅動了市場發展。現代的物理防曬產品,尤其是一些透明型二氧化鈦和精細研磨的非奈米配方,已能提供極佳的延展性與輕薄膚感。


Q2:泛白一定表示防護佳嗎?

不一定。雖然泛白通常代表高濃度的礦物成分,但防護效果主要取決於成分對紫外線的折射率、分佈均勻度以及 SPF/PA 數值的科學測試結果。過度的泛白可能僅是分子粒徑較大所致,而非直接反映更高的防護力。


Q3:高 SPF/PA 數值就一定更好嗎?

高 SPF 和 PA 數值確實提供了更長時間或更強的保護力,但關鍵在於挑選重點。日常使用時,應根據活動強度(日常、戶外、運動)選擇合適的防護等級,並確保防曬成分本身是安全且不引起刺激的,特別是針對敏感肌使用者。
 

 

物理防曬是當前最符合「安全、環保、低刺激」趨勢的防護選擇。在二氧化鈦防曬與氧化鋅防曬之間,如果您的首要考量是海洋友善,那麼二氧化鈦無疑是最佳選擇。若您追求更完整的廣譜防護與敏感肌舒緩效果,則可以選擇純氧化鋅或兩者複合的配方。關鍵在於進行盡職調查,選擇成分最安全的防曬乳。